大算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算网 > 民国合伙人 > 第74章:战至……最后一人!

第74章:战至……最后一人!

不想错过《民国合伙人》更新?安装大算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第74章:战至……最后一人!

浦东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是一名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叫曹汝飞,曾经目睹过民国飞行第一人的冯如制造的飞机,从此立志成为飞机设计师,成年后曾在巴玉藻的飞机制造厂做工人,虽然从没有出过国,但在巴玉藻等前辈的教导下,对飞机设计和发动机技术都比较在行。

刘青山对冯如和巴玉藻两人还是知道的。

冯如是国内第一个制造飞机的飞行第一人,被誉为华夏航空之父,但可惜英年早逝,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在飞行表演中不幸遇难。

而巴玉藻更是被誉为民国第一飞机设计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硕士学位,后被美国通用飞机厂聘请为第一任总设计师,据说他的照片至今还列放在美国通用公司飞机厂的历史博物馆,成为早起创始人之一。

后来巴玉藻回国创业,海军部拨款在马尾创办了一个小规模的飞机制造厂,由他负责,在他的主持下,马尾飞机制造厂制造了当时国际标准的第一架飞机,而后继续生产制造国际标准飞机十一架 。

可惜在1929年遭到日本间谍刺杀,年仅三十七岁。

据说不仅巴玉藻是被日本间谍刺杀的,冯如也是,因为日本不想让华夏强大起来,要压制华夏的发展,于是能上天的飞机,这个新兵器,成为了日本压制华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刘青山把这些人招募到自己麾下,创办了浦东飞机制造厂,也是为了让华夏飞机制造业能有自己的技术。

他向曹汝飞等人许诺,会购进一批美国和德国的工业机床,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和飞机零件的加工制造,但是他也有要求,那批设备预计六月抵达,八月左右全部完成安装调试。

今年年底,浦东飞机制造厂要制造第一架飞机。

标准就按照他们原来的虹桥上海飞机制造厂经常制造的高德隆c59仿制品,动力要求在200马力以上,最大速度200km/h,重量不能超过800kg,最好是双人座的教练机。

浦东飞机制造厂下属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和飞机零部件制造厂以及一个武器厂和一个无线电制造厂,除了从虹桥上海飞机制造厂挖来的这批人外,还聘请有一些无线电爱好者和机枪设计师。

他们将会负责研制飞机用的无线电台和机载机枪,各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完成后,最后将在组装厂进行组装。

除此之外,刘青山还在飞机制造厂旁边圈了一块地,用来建设飞行俱乐部,用于培养未来空军的种子。

他特地让黄开仁去北方找工人的时候,顺便招一些东北空军的飞行员回来。

自从九一八之后,原本拥有两三百架飞机的东北空军一枪不放就留给了日本人,回到关内后,东北空军窘迫到只剩下十几架飞机,其中以教练机为主,根本无法跟日本人的九一式战斗机、九二式战斗机、八八式轻爆机相抗衡。

所以原本那么多飞行员现在都各奔东西去了,刘青山可不想让这么多技术人才流失,于是干脆给黄开仁加了个任务。

除了上海的浦东飞行俱乐部外,他还准备在重庆和成都创建两个飞行俱乐部,用来培养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不过因为担心浦东飞机制造厂在飞行俱乐部建立后还没制造出飞机,所以刘青山一面向国内的几个飞机制造厂买了五架教练机,又跟国外买了五架教练机,花了十几万银元,总算让浦东飞行俱乐部有了十架飞机,可以让教员开始招募学员了。

这个时代,能玩儿得起飞机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所以刘青山让飞行俱乐部的教官们主要向资产阶级宣传,很多公子哥、大少爷们就是寻求刺激的,好玩儿的,才加入飞行俱乐部的。

而事实上,早起的民国空军确实都是由这些富家公子哥们支撑起来的。

就算是蒋委员长开办的中央空军航校,也只有有钱人家的少爷们才有兴趣报考。

全面抗战之后,虽然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富家子弟,但面对国难当头,国家的号召,他们还是一往直前,驾驶着落后的飞机,冲上云霄,捍卫祖国的领空,跟日本的飞机展开殊死搏斗。

直至……最后一人。

刘青山记得这个故事,那是抗战最艰难的1940年,华夏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各国援助又被日本人搅合了,能输入的援助非常少。

而当时华夏空军几乎全部打完了,日本人组织了一个轰炸机编队,准备对华夏腹地的成都展开轰炸,并且因为华夏空军早已全军覆没,日本军队陆航只出动了两个轰炸机战队,总计三十二架轰炸机,连护航的战斗机都没有,还给轰炸机上安装了两台摄像机,邀请了两名记者见证轰炸成都的盛况。

而就是这两台摄影机,记录下了华夏空军最后一人的战斗。

那日晴空万里,日军轰炸机大队正肆无忌惮地前往轰炸成都的航程上。

忽然从云层中冲出来一架飞机,对前来侵犯的日本轰炸机群展开了进攻。

这架敌机的突

然出现让日军轰炸机群如临大敌,但紧接着日军轰炸机群就发现,这一架飞机只拥有一挺小口径的机枪,虽然依靠着灵活的运动让轰炸机的机枪扫射都被躲开,但这架飞机的机枪打在厚重的轰炸机装甲上,也只是打出几个孔洞,无法造成太多伤害。

然后这架飞机开始试图撞向日军轰炸机,但可惜都被躲开了。

双方纠缠了一段时间后,华夏飞机没油了,无奈返航。

这段历史被日军轰炸机上的摄影机所记录,几十年后,被旅日的华夏人发现并把影像资料带回了国内,开始寻找那位无名英雄。

后来发现,那日的成都机场,确实起飞了一架飞机,不过并不是战斗机,而是中央航空学校的一架教练机。

在那位已经去世的前中央航校教官的遗物日记本中,人们发现了那一日的日记。

“我的学生们都已经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当老师的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